胡新欣:臻于至善,让我们更有信仰

胡新欣:臻于至善,让我们更有信仰

“中国企业,是可以做到后来居上、30而立的。扩大规模、提高能力,5-10年就可以了,但是“软实力”的形成,则至少需要几十年。“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融合、转化、协同、共为,是本世纪管理创新的大趋势。”

“臻于至善。当中国企业家变得更有信仰,我国会更强大。”

在近日举行的2011“中国管理·全球论坛”CEO分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胡新欣与众位嘉宾分享了其在企业转型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创新的趋势总体反应了我国企业转型的态势,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企业有八条转型的路径可以实践。

这几年,创新趋势总体反映我国企业转型的态势,从企业内部创新的角度来讲,有八条转型的路径可以实践。

第一条,战略的定位应由过去的低端向中高端转化。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成长路径方面,中国企业要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准,有七个方向可以努力。

1.企业发展战略应与国家产业战略高度契合,以国家为后盾,以企业为运作主体引进创新模式。典型的成功案例如中国南车集团。

2.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企业,可在国家支持下实施重大技术突破的自主创新模式。典型案例如大唐科技。高铁出事故后,很多人开始认真反思技术引进的创新模式。从8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有些很成功。总结这些经验,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对引进技术的投资要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按照能够消化的比例进行投资。这才能保证先消化后自主创新的成长过程。

3.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并利用这种进程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实施国际市场导向下的渐进式创新模式。

4.基于自主品牌建设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集成创新模式。典型的成功企业包括海尔、中国船舶集团。

5.整机产品集成能力培育与核心部件技术突破并重的自主创新模式。典型的成功案例包括海信、奇瑞。

6.基于本企业紧迫技术需求的内生式创新模式。典型的成功企业包括长庆油田、鞍钢。

7.基于技术并购的创新能力成长模式。典型企业包括奇瑞、吉利、联想。

第二条路径是管理的全面精益化。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企业大体处于中间位置。中国企业起初学习的是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经验证明,中国企业还需要系统思考,进行思想、文化的全面变革,整体提升基础管理精益化。基础管理精益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专业管理精益化,二是决策管理精益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充分整合管理工具,整合流程、制度、标准。目前有很多企业在学习外企的管理工具,可以说中国的企业现在不缺管理工具。从1990年我国学美国起,中国企业学习西方的热情一直较高。这给我们三个启示。一是管理的整体提升具有路径依赖性。二是现代管理科学和企业的多样化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广泛选择路径的可能。三是每个企业的路径选择不是唯一的,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的路径选择也可以有所不同。

第三条路径可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引领智慧企业,企业的发展也需要靠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应用及各种网络的应用,创建一个智慧企业。那么为什么信息技术会对传统的管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至少有5个方面可以探讨:信息技术承载“轨道化”管控模式;承载柔性化组织(企业的实践过程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承载超时空运筹(网络交易就是超时空的方法);承载全新商业模式;承载“复杂管理”。这里的复杂管理有特定含义。价值100万以上组装的机器,例如飞机、动车。组装这些飞机、动车,就是一个复杂管理的过程。另外,复杂产品的研发过程,反复的模拟过程,都是复杂管理。但是因为有信息化的软件,复杂管理也变得简单化。

第四条路径,创新知识员工管理。

挑战1:如何重新认识知识员工的才智特性和劳动规律?知识的特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在应该承认才智是知识员工私有的,不可控的,封闭的。

挑战2:如何使个人才智“外化”成一个组织的知识资产?怎样把人脑子里的知识资产变成组织的财富,这里有很多学问。利用平台、手段把个人才智引发出来,使大家可以分享知识和财产。

挑战3:如何让人力资本分享利润?怎样的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

挑战4:知识员工有哪些心理的、精神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制度和方法是什么?让知识所有者拥有成果的索取权,这是企业发展的问题。

第五条路径,注重“软实力”建设。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软差距”表现在几个方面:对国际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战略把握力;对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法律规范的掌握度;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能力;通晓跨国经营的国际化人才以及这些人才所拥有的全球视野、商业智慧等。中国企业,可以做到后来居上,30而立,做规模、上能力,5-10年就可以了,但是“软实力”的形成,则至少需要几十年。“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融合、转化、协同、共为,是本世纪管理创新的大趋势。

第六条路径,树立企业公民形象和责任意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长起来的企业与国外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相比,承担同等责任。因此,企业要处理好与内部员工、股东的关系。要避免两种倾向:责任推卸和责任泛化。要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企业内部股东和员工的关系。发展和维护好客户、企业发展、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第七条路径,致力于中国管理模式的探索。当代中国企业家的管理思想,归结为道、体、术三个层面。“道”包括企业价值观/文化、管理思想/理论;“体”包括企业体制/基本制度、企业战略与职能管理;“术”包括基础管理工具/方法。中国的管理思想是“三源合流”,是西方的管理思想、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管理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三者的有机结合。

第八条路径,倡导企业家的境界修炼。不论企业处于什么阶段,中国企业家都面临自我的修养、德与怨的修养,全球化眼界的修养等。佛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说:本我、自我、超我。犯法违规的事、破坏社会的事不能做。精神境界的超我是选修课,有两个级别的修炼:必修课是法律,100分及格;选修科是道德,臻于至善。当中国企业家变得更有信仰,我国会更强大。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胡新欣
于2011“中国管理·全球论坛”